第十四章 新品开张大卖_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笔趣阁 > 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 第十四章 新品开张大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四章 新品开张大卖

  第十四章新品开张大卖

  最后一个要合计的事儿,就是时间问题,现在景家能干活的人可以算是三个半,两个小的加一起勉强算半个,人手明显不足。

  而且这又煮又蒸的,两个灶的时间段也排不开,所以最后决定时间上分开准备。

  汤品类的食物还是每天早上起来做,两桶酸梅汤外加一桶绿豆汤,加上零零散散的其他事情,差不多六点起床,准备好以后大概八点左右能出发去镇上。

  当然景父景母表示毫无压力,农家人天亮就醒了,六点可以说是比平时还晚呢。

  小吃类的食物可以头天傍晚就准备好,凉糕和茶叶蛋都好放些,就算夏天,放个一整天也是没问题的。

  大米、糯米每天中午景母就提前泡上,然后傍晚全家忙个一个时辰也就完全搞定了,茶叶蛋还能浸一晚上入入味儿。

  第二天,准备妥当,全家怀着激动又雀跃的心情装车了。

  第一天生意先试水,准备的货品减半,煮了五十个茶鸡蛋,做了三十块羊奶小凉糕和三十块红枣小凉糕。

  大家都对新吃食的味道信心满满,也知道景逸的销售能力那是没得说,觉得多准备些也无妨,但是谨慎可以算是景逸的人生座右铭之一了。

  果然,林夫郎眼神微顿了一下,不再推拒,只是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景逸一眼。

  上午十点,景父和景逸到了码头集市。林家双胞胎帮着把板车上的东西卸好后,林夫郎就招呼他们俩要回家了。

  说完又想起来一个事儿,码头管事儿那边也要送去打点一下,东西不值钱但是个心意。

  大源朝虽然民风已经比较开化了,但是汉子追求人也不能偷偷摸摸的来,不然对女子小哥儿的名声有碍。

  还有那小木桶的不知放的什么,咸香浓郁的味道都飘出来了,闻着就好。

  景逸坦坦荡荡的,他本来也没打算瞒着林夫郎,他一个外男送东西时候提及人家没怎么见过门面的小哥儿本来就不合适,除非是要追求心上人。

  “阿么,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我们到这儿后,冬江、冬山一天天的没少给我们搭把手,咱们不见外了哈。您快拿回去一家人都尝尝。”景逸又说。

  林夫郎不是爱占小便宜的,而且他心里看得透,这哪里需要他们帮着尝味道,景家小子做事儿一贯靠谱,既拿出来卖,那肯定是准备妥妥的了。

  他知道林夫郎家也不富裕,除了要给初夏带回去补补,他也真心想送林夫郎,平时在集市上他们啥都不舍得买,双胞胎也是懂事儿,从来不嚷嚷要吃要喝。

  果然,林夫郎想了想后,笑意盈盈地说到:“好,那阿么替他们收下了。谢谢小逸了,祝你们新品大卖。”

  景逸见状,赶紧把早就包好的五个茶叶蛋和六块小凉糕拿出来,追过去给了林夫郎,“阿么,这是我们家新出的小吃食,您带回去给家里人吃,都帮忙尝尝味道。”

  说着,挑着竹筐,拿着东西回家去了。待回家后怎么跟初夏提的这个事儿暂且不提。

  开拓市场的前期阶段万不能囤积货物,而且也要观察消费者的喜好调整货品的比例。

  虽然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疼爱孩子的人家,一般都还是比较尊重孩子的选择。

  景逸知道,林夫郎温和又聪明,为人通透,在家里估计也是一把手,是做主的,而且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交往能看出来,是非常疼爱孩子的,不拘是汉子还是哥儿。

  “景小子,这可使不得,你们这都是要卖钱的。你快拿回去。”

  最主要是给初夏弟弟尝尝味道,让他知道未来夫君多么能干!当然了,这句话目前只能在心里讲。

  景逸心满意足了,回过头来跟景父一起卖东西闲聊:“爹,刚我给林阿么他们拿了五个鸡蛋,和六块凉糕,让他们回去尝尝新品。”

  “哎,是该给的,冬江冬山这两小家伙我是真喜欢,懂事儿啊。”果然,就算直男景父看完了全场,也没理解景逸的心思

  “.确实。”

  他看林夫郎一副还想跟他掰头的样子,直接说到:“阿么,以后需要您帮忙的地方还多呢。”然后把东西往东江手里一放,杀手锏使出,满眼笑容地说到:“您拿回去也给我林大伯和初夏弟弟尝尝。”

  茶叶蛋拿碗装了五个,小凉糕拿竹叶各包了五个,拿着就往码头管事处那里走了去。今天当值的还是那一位官差,不过打手换了一个,不知道时不时轮岗制。

  “官爷,几位大哥,又见面了,多谢几位这些日子关照我们了,来来,这是我们家摊子新出的小吃食,拿来给您几位尝尝。”说着,景逸把满手的东西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抬手给几位行了个拱手礼。

  官差见状,笑着道:“你小子,不用这么多礼,你们家这不到一个月,生意就红火得很啊!”

  景逸听闻,拿不准这位官差话里的深意,怕自己想多,不动声色地说到:“托您的福。让您见笑了,乡下人小买卖,勉强糊口而已。”

  “嗨,你也不用过谦了,你家味道是不错。”官差说到,然后继续嘱咐:“好好做买卖,别偷工减料在集市上搞事儿就行。我姓古,以后别官爷管事的了。”

  景逸闻弦音知雅意,立马称呼上:“成,古大哥!小子叫景逸,家在西湾村,我们一家子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您放心。以后您中午事忙来不及准备午饭,直接带三位大哥到我家摊子上来,千万别客气。”

  要知道,士农工商,哪怕这码头管事儿不算个正经官儿,那也是衙门里当差的人,平常百姓哪能说认识就认识。

  景逸可不会傻了吧唧的觉得这是巴结人家。多条人脉多条路,要不当时景父那事儿也不会让人欺负得死死的。

  “瞧一瞧,看一看,请你试吃敢不敢!”

  “茶叶蛋,茶叶蛋,喝茶不如吃蛋!”

  “羊奶小凉糕,好吃地让你的娃不再哭闹!”

  吆喝,那是必须的,景逸的词也是花里胡哨,别说路上的行人了,连景父也听的津津有味。

  景逸准备了试吃。一个茶叶蛋切成四份,他准备了两个共八小份。小凉糕略大些,不过也是一个切成了四份,每种准备两个共十六份。

  人多东西少,每人只能拿一样,先到先得,吃完就没了。他相信,吃完这些,最起码能打开部分市场。

  景家小摊本来就有固定的老顾客,试吃活动基本上属于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没赶上的人纷纷谴责景逸太抠。

  “景家小子,你这不地道,我天天来买酸梅汤,你这试吃也不等等我。这不便宜了外人吗?”一个高壮的汉子没赶上,眼看着最后一块凉糕被别人拿走了,抱怨道。

  “哎哎哎,你个混小子,说谁是外人呢,我也天天来买!”抢到凉糕的一个中年妇人也不甘示弱,那手都快戳到壮汉的脖子了。

  “关键是景小弟,你这也太抠了,这么多人你准备这么点儿。一个鸡蛋你还切八块!景大叔,你还不管管他这抠样儿!”一个穿着像管事儿模样的矮个儿汉子说到。

  大家七嘴八舌的一个劲儿说景逸抠,景逸没往心里去,做生意的嘛,肯定要抠一点,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再说了,说他抠的都是他的老顾客,没有恶意,平时也没少了互相调侃。

  他不是真正的农家人,没啥自卑、低镇里人一等的感觉,说话大大方方,幽默风趣,有时候还会跟顾客自嘲,所以这些老顾客们都爱跟他侃两句。

  “大叔大婶阿么们,哥哥姐姐们,等我赚了钱,肯定请你们吃茶鸡蛋,管饱,一人半个行不行?!”

  话音刚落,引来了一阵笑骂,“喂鸟呢你,一人半个!”“半个我也要,我等着了!”“哈哈哈,对对,咱都等着!”

  说说笑笑间,刚刚拿到试吃的已经吃完了,聪明人已经默默掏钱排队了,静静的也不怎么吭声,就剩下憨憨的和没拿着试吃的还在跟景逸闲聊。

  等着前面几个人你三个茶鸡蛋,我四块羊奶小凉糕买完喜滋滋地加入聊天,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

  看来这新吃食好吃啊,这帮不要脸的还悄没声儿的偷偷买。之后大家也不怎么聊了,赶紧过去排队。

  很快,剩下的茶鸡蛋和凉糕就卖完了,给景父高兴的满面红光的。

  不过也有好些人来晚了说连根毛都没看见就没了,责怪说准备的也太少了,景逸和景父只得好声好气的说每天多准备些,第一天试卖云云。

  等下午一点左右,绿豆汤和酸梅汤也卖的差不多了,父子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前景逸提出去买一只烧鸡、割两斤肉带回家,说是今天怎么也庆祝庆祝,其实上次酸梅汤成功就该小小庆祝一下的,生活还是不能缺少仪式感啊。

  仪式感是啥景父不知道,但是买卖成功了吃顿好的景父还是很赞同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65.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65.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