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继续做生意_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笔趣阁 > 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 第三十五章 继续做生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五章 继续做生意

  第三十五章继续做生意

  “大儿啊,咱们挣这钱没问题吧,我怎么觉得心里那么不踏实呢?”

  景父高兴过后,又有些担忧。

  面对着一天五两的营业额,觉得心里虚的很,感觉也没做什么啊,怎么就挣了这么多了。

  “爹,您踏踏实实的,这都是咱们劳动换取,跟您种地没啥区别。”

  景逸安慰了景父,他还是挺理解景父这种想法的,老实勤恳的庄稼汉猛地有了个挣钱多的途径肯定不踏实。

  不过景父的担忧也提醒了景逸,关于商籍这个问题,他不能掉以轻心。

  他记得之前闲来无事的时候去镇上书店看过大源朝官版的律法书籍《大源律》。

  里面提到如果做生意年利润在一百两以上,连续超过三年,那么官府就会在第三年缴税时作为提醒,然后第四年就会把铺子主人一家的户籍改为商籍。

  这里特指有店铺的买卖,摆小摊的一般没这要求。

  一直说那么亲的亲戚,给什么钱,让小丰直接去帮忙就行,别提钱,管饭就行了,快给拉走。

  综上,景逸肯定不能让自己被动地改为商籍,一定要在三年内想好万全之策。

  “没问题!之前咱家出事儿,你三叔三婶可没少帮忙,小丰又是我看着长起来的,是个好小伙儿!”景母快人快语道,善恶分明,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

  他合计哪天还是把那本价值十两银子的大部头书《大源律》买回来好好研究研究吧,不能老去蹭着看了。

  “爹娘,根据今天的客流量来说,明天后天还有试吃,人只会更加多,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景逸先提出了摆在当前的困难。

  虽然大源朝的商籍没有其他朝代那么苛刻,但是社会地位依然不高。尤其盛世时期还好,按时交税,不惹事不冒头,基本没事儿。

  景母在家里洗肉洗菜穿串儿,小安小舒帮忙。

  景逸想了想,又说:“镇上铺子里的伙计月钱一般是五六百文,我打算第一个月给小丰五百文,他做得好了第二个月涨到六百文。你们觉得呢?”

  “我也觉得行,景正这小子去年刚得了个儿子,景丰现在马上也到了娶亲的年纪,你三叔家这会儿是哪哪都要钱。关键也没来钱的道儿。”

  父子两到了村子里后,让车夫在景三叔家院子里坐着歇息,他们跟着三叔三婶和景丰在堂屋里说正事儿。

  统治者的态度,也多数比较暧昧,对于这些是不以为然的,始终将最基础的农业发展放在第一位。

  一旦世道稍不稳定,或者缺钱了,商户就是首要的剥削经济来源,提高征税都是好的,就是有些官员为了政绩又要钱又要命,历史上的例子可不少。

  把要请景丰去镇子上帮忙做工的事情一说,景丰一脸激动喜悦,农闲了天天在家里也不怎么动窝儿,他正无聊得很。

  想着想着,思绪又回到了麻辣烫生意上,顺便把他下午一直在想的事儿跟景父景母提了一下。

  事情定了下来,第二天一早,景父和景逸就回村里去三叔家说这个事儿,为了不耽误回来干活,还雇了一辆驴车。

  逸哥这个差事儿又能去镇上做工,还给钱,居然给五百文呢!那真是太美啦!

  不过景三叔三婶都是老实人,一听说帮个忙就给五百文钱,死活不同意。

  景父之前没出事儿时候也老帮衬弟弟,后来自己家出了事儿,弟弟又反过头来帮衬他们,两家处的是很好的。

  “我想着,咱们要不请小丰过来帮忙吧,正好农闲了,他在家呆着也没事儿,三叔家也不富裕,咱们有能力了也帮衬下。”

  换位思考的话,景逸也能理解,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大局观不一样。改变不了世道,那就改变自己。

  把景父和景逸说得哭笑不得,景逸一个劲儿的解释说镇上都是这个价,活儿也挺多的,而且小丰看着就比镇上其他人能干,才把景三叔三婶说得眉开眼笑地答应了。

  景母连忙给小丰收拾包袱让二哥带走,嘱咐多干活少说话。估计这个实诚勤快的小汉子多干活是肯定的,少说话不太可能了。

  三婶还给带了家里蒸的一锅杂粮饼,说是中午忙大家没时间做饭就垫垫肚子。

  景丰正式加入了景家小馆。虽然最开始小错误频出,也闹出来不少笑话,但是他天生乐观开朗,别人善意地笑他两句他从来不放在心上。

  眼睛里有活儿,手上也利索。大大减轻了景家人的压力,景逸从第一个月就给他开了六百文的工钱。

  景家小馆的生意慢慢地走向了正轨,待大家对自己的工作都熟练以后,景逸又陆续加入了茶叶蛋和酸梅汤,这两样都是之前就做惯的,现在再添上也不慌乱。

  三天试吃过后,林爹爹也依约带着林家双胞胎来铺子前面摆摊了。

  卖的东西添了不少样,除了林父打的猎物,自己家里种的菜之类的外,更多的是林父从山民那里收的山珍,卖的竟也特别好。

  这一点景逸也挺佩服林父林爹爹的,这两口子的商业头脑还是非常可以的,代销山货可以说是林家和山民双赢的一个产业。

  不然山民一般不下山,山货要不就烂在山里,要不就以极低的价格卖给走商,怎么都不合适。

  林爹爹做买卖也是老手了,不过他不贪多,每天天亮了就来,十点半就收摊,赶个早场完事儿了。

  时间富裕就再去后院找景母聊聊天,帮帮忙,基本上十一点就从镇子上回家了。

  当然了,偶尔带腻了双胞胎,也会带着初夏一起来。

  主要景逸太忙了走不开,他又想初夏,就老在林爹爹耳朵边婉转地念叨。待把林爹爹念叨烦了,一回家又看见自己哥儿期盼的小眼神儿,总会带着初夏来镇子上,让小两口见见。

  所以每隔几天,就会有一个俊秀的小哥儿在景家麻辣烫馆子里帮忙,做事儿麻利,说话客气温和。

  小老板景逸老盯着人家看,跟他说话的时候那嗓音甜度都超标,好多常来捧场的老顾客也就知道了这是老板的未婚夫郎。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一直从十一月初做到了过年,天越冷生意越好,后来干脆中午都不歇息了,从十点开门到下午六点关门,基本上都没断过客人。

  尤其是中午的时间段,生意好到队都排不完,有的食客等急了就态度不好,说话冲,这样还容易闹事儿。

  后来景逸就提出可以外带食物,建议家住得近的食客们自带食盒过来打包,这样买回去味道不会变,家里不爱出门的女子小哥儿也能一起享受,岂不更美。

  这才略微解决了这个没完没了排队的情况。

  一忙碌起来人手就不够,从第二个月起,景逸还专门托牙人张三找了一位镇子上干活利索整洁的婶子帮忙在后院洗菜穿串儿和洗碗。

  婶子姓乔,每天就上午来一个时辰,下午来一个时辰,一天给个八文钱就行。既不耽误她自己家里的活计,景逸这边也解决了人手问题。

  十二月景家还有一个喜事儿,就是买了一辆驴车。

  月初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冷起来了,尤其是刮着风的大早上,那风真跟刀子一样往脸上割。

  景家从做生意以来,基本上都住在镇子上的小院里,太忙回不去,一来一回非常耽误时间。家里的琐事和田地的事情都交托给了景三叔家帮忙。

  也就是景父,基本上隔个两三天就要回去一趟村里住,家里房子不能空着,得保持着人气,还有家里的物件什么的也得拾掇拾掇。

  景母景逸,一个月以来也就回去住过两三次,至于两个小家伙是一次也没有回去,天气冷,家里大人又忙,实在顾不得他们。

  卖驴车的缘由,是有一次景父大清早赶路来铺子里,景母开门迎他进来,看着自己当家的累得呼哧带喘地一屁股坐凳子上不想起来,还没来得及吃早饭。

  他是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发了,又赶上景丰昨儿个没回村里住镇上了,景父一个人赶路是又冷又累,孤单还危险,这会儿见了景母就喊饿,景母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心疼极了。

  所以主动提的买一辆驴车,好一点大一点的,能拉货能拉人,以后回村里也方便。

  这事儿景逸还是委托给了张三,张三虽然主要做房产的,但是牙人嘛,没有什么不能做得,当天上午就带着景逸和景父去了驴市。

  镇子上有专门的驴市,因为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后来从骡马市里独立了出来,不过地方没怎么变,就在骡马市旁边,都在镇子的南边外围地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65.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65.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